《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网络版全文请登录投稿系统www.jxndxuebao.com获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在线阅读
http://mall.cnki.net/onlineview/MagaView.aspx?fn=JXND201702*1*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39卷第2期目次
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作物科学·
双季超级稻“三高一保”栽培的产量形成特征研究——彭春瑞,陈金,邱才飞,钱银飞,陈先茂,关贤交,邓国强,谢江,潘晓华
DOI:10.13836/j.jjau.2017027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为探明“三高一保”栽培模式下双季超级稻的产量形成特征,在江西省南昌以超级早稻金优458和超级晚稻淦鑫688为材料进行3年5季的田间试验,比较了“三高一保”栽培和常规栽培下产量、库容、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特性差异。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三高一保”栽培显著提高了双季超级稻产量,早、晚稻产量分别提高了15.1%和18.2%(P<0 .05);“三高一保”栽培不仅能显著增加双季超级稻的颖花量和库容量,而且能提高全生育期的LAI、生育后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干物质生产量,同时提高茎鞘输出率,增加穗部干物质分配的比重。“三高一保”栽培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全生育期根系干物质量和根系活力,增加养分吸收量。由此可见,双季超级稻“三高一保”栽培可以扩库增源促流、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这是其增产的重要生理基础。
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1F13群体及若干杂交稻恢复系低氮耐性鉴定——汤国平,陈小荣,朱昌兰,彭小松,贺晓鹏,傅军如,边建民,胡丽芳,欧阳林娟,贺浩华
DOI:10.13836/j.jjau.2017028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为充分挖掘野生稻的有利基因,改良恢复系,减少水稻的氮肥施用量,采用大田初筛和桶栽复筛相结合的方法,对88份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1F13株系和11份恢复系材料进行低氮耐性鉴定。大田初筛以单株有效穗数、结实率、生物产量、单株产量4个对氮素反应敏感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对供试材料进行评价,得出20份低氮耐性强,44份中间型和35份敏感型的材料。根据育种需要,从低氮耐性强和中间型材料中选取4份恢复系、6份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1F13株系材料进行桶栽,对其低氮耐性进行进一步鉴定。同样以上述4个指标为鉴定基础,根据平均隶属函数值筛选出5个强耐型材料(GP9、GP62、GP172、GP175、GP182)和1个敏感型材料(GP90)。
基于DSSAT模型模拟高低温灾害对荆州市中稻产量的影响及对策——聂江文,杨梅,熊勤学,刘章勇,田小海,朱波
DOI:10.13836/j.jjau.2017029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为筛选出湖北省荆州市中稻种植的最适播期,利用DSSAT模型评估荆州市中稻生长季内高温和低温灾害发生变化规律及高温灾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拟通过播期调整降低该区域水稻生产的高低温灾害风险。采用DSSAT 4.5模型和近36年来逐日气象资料对1971-2006年荆州市中稻的高低温灾害风险及高温对产量的影响进行定量化评估,并确定该区域中稻种植的最适播期。结果表明,与1971-1986年相比较,1987-2006年荆州市中稻种植的发生热害与冷害的频率有增大趋势,而且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中稻有减产趋势;相比较1971-2006年7个播期的减产率以及原始模拟产量与调整模拟产量,最适播期选择在4月20-25日可一定程度上避开中稻在孕穗-扬花期遇到高温热害。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荆州市中稻最适播期为4月20-25日可有效避开中稻孕穗-扬花期的高温影响,为该区域中稻抗避高温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园艺科学·
马铃薯开花与未开花品种的生理生化差异性研究——艾星梅,何睿宇,徐永艳,汪琼,杨自云,马长乐
DOI:10.13836/j.jjau.2017030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研究马铃薯开花与未开花品种叶片的生理生化差异性,旨在探讨这些物质变化与花芽分化的相关性。以马铃薯开花品种YS205、HZ88和未开花品种YS304为材料,研究3个品种在花芽分化前期、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的叶片SOD、POD和CAT酶活性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先升后降,其中YS304上升和下降的速度较快;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YS304的含量变化趋于平缓;3个品种的SOD活性均不断上升,以YS304的上升速度最快;POD和CAT活性先升后降,在花芽分化前期均以YS304的活性最高,之后3个品种活性迅速下降;盛花期各器官的碳水化合物以花蕾中的最高,花蕾中的SOD活性较低,POD和CAT活性较高,说明花蕾是叶片同化产物供应的主要部位。可以看出,积累较高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有利于花芽分化,但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不一定促进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前期未开花品种YS304的酶活性较开花品种YS205和HZ88上升得快,但并未促进其开花,说明马铃薯开花与否,受叶片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较大。
不同生长阶段的木薯淀粉积累特性研究——徐海强,魏云霞,黄洁,李天,魏艳,梁海波
DOI:10.13836/j.jjau.2017031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测定华南205和桂热4号2个木薯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产量性状、净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相似;10月初至翌年2月初降温少雨,木薯逐渐落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快速下降,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先降后升,块根淀粉含量逐渐提高,鲜薯和淀粉产量大幅提高;翌年2月初至6月初升温多雨,木薯抽生新枝叶,净光合速率快速上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迅速提高,块根淀粉含量缓慢下降,块根可溶性糖含量缓慢上升,其中,3月初的鲜薯和淀粉产量在1个月内分别下降15.8%~25.0%和21.6%~30.6%,与12月份持平,其后,鲜薯和淀粉产量逐月提高,5、6月份恢复至2月初的最高水平;支链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在11月初和翌年2月初达到最高值。上述结果说明,适当的低温干旱有利于木薯积累淀粉和提高产量,建议我国在12月份至翌年2月份期间收获木薯。
百寿唇柱苣苔组培快繁及遗传稳定性分析——李谦盛,赵伟,周纯亮,沈娟
DOI:10.13836/j.jjau.2017032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以野生百寿唇柱苣苔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并利用流式细胞术对组培苗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添加0.5 mg/L 6-BA和0.1 mg/L NAA;最适继代培养基为MS添加0.3 mg/L 6-BA和0.05 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添加0.1 m g/L IBA和15 g/L蔗糖,所有生根培养基获得的组培苗移栽驯化成活率达到94%以上。组织学切片检测表明,所用激素浓度组合和培养条件下,以百寿唇柱苣苔叶片为外植体所形成芽体均为器官发生方式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组培苗倍性没有变化,但基因组大小与母本相比发生了3.26%的减少;染色体数目为2n=36,跟母本一致,植株形态特征上也没有变异。
东京野茉莉繁育系统和传粉生物学研究——徐丽萍,张子晗,喻方圆
DOI:10.13836/j.jjau.2017033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等方法分别测定东京野茉莉的繁育系统。结果表明:花粉在开花第2天,活力最高;开花第3天后,活力急剧下降。对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时发现,萌发率高且花粉管最长时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培养基蔗糖浓度为5%,不含硼酸。柱头在开花第2天、第3天可授性较强,第4天花柱基本上萎蔫。说明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都在开花第2天、第3天时最强,从而为其自然授粉提供了有利条件。P/O为1 747.356 3±151,OCI为4。P/O和OCI的数值都说明其繁育系统为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传粉昆虫主要有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等。
·植保科学·
毛茛科植物的农药活性及成分——周利娟,田延琴,何江涛
DOI:10.13836/j.jjau.2017034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毛茛科植物活性多样,主要对毛茛科植物具有农药活性的6个属:乌头属(Aconitum)、铁线莲属(Clematis)、黄连属(Coptis)、翠雀属(Delphinium)、白头翁属(Pulsatilla)和黑种草属(Nigella)进行综述。这6个属均有杀虫和抑菌活性,其主要有效成分是去亚甲光飞燕草碱、硬飞燕草碱、多根乌头碱、塔拉乌头胺、牛扁碱、高乌甲素、β-木兰花碱、α-木兰花碱、小檗碱、巴马亭、黄连碱、翠雀胺和原白头翁素等;黄连属和白头翁属中部分种的提取物具有杀线虫活性;乌头属和黄连属中部分种的提取物具有除草活性;此外,白头翁总皂苷还具有杀螺活性。其他多个属的农药活性还没有被深入研究,在植物性农药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核桃内生菌XHE7对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及种子发芽的影响——傅本重,朱洁倩,郭新梅,魏蜜,邹礼平,王立华,李国元
DOI:10.13836/j.jjau.2017035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植物内生菌有广泛的生物防治及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潜力。为了明确前期分离得到的1株核桃内生细菌XHE7的生物防治潜力及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平板对峙法测定该菌株对1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此外,测定该菌株对12种作物种子的萌发以及芽和根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XHE7对所测试的11个菌株都表现出一定的拮抗作用,其中对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率最高,达78.1%,而对禾谷镰刀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拮抗作用相对较弱,其抑制率仅为36.7%。该菌株可使大豆的种子发芽率增加19.23%,而使苏丹草种子萌发率降低25.00%。此外,该菌株可促进玉米的根长和芽长分别增加81.0%和99.2%。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该核桃内生菌的生防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赣南柑橘木虱体内黄龙病菌原噬菌体类型多样性的研究——陈丽芬,徐昭焕,肖丽芳,陈超,邓康平,王建国
DOI:10.13836/j.jjau.2017036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且该病病原菌中存在噬菌体/原噬菌体。原噬菌体序列是该病病原菌基因组动态变化的关键组分,对病原菌种内多样性起重要作用。为探明赣南地区柑橘木虱体内黄龙病菌原噬菌体类型的多样性,利用2对PCR引物对分别采自赣南赣州市、寻乌、于都、定南、瑞金、南康、崇义等7个不同柑橘产区的42头柑橘木虱阳性样品进行PCR检测和测序。结果表明在赣南地区柑橘木虱体内黄龙病菌株系原噬菌体类型的存在划分为4种:单一SC1类型、单一SC2类型、没有噬菌体类型和SC1-SC2噬菌体类型。其中单一的原噬菌体类型(SC1 or SC2)检测率达67%,而2种原噬菌体共存或未检测到噬菌体类型分别占12%、21%。由此可见赣南柑橘木虱体内黄龙病菌株中单一的原噬菌体占一定优势,可能是由于2种原噬菌体在寄主中存在竞争。对赣南柑橘木虱黄龙病菌株中噬菌体/原噬菌体类型检测有助于了解该区菌株噬菌体/原噬菌体的遗传多样性,也有助于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柑橘木虱的传毒机制。
江西省萧氏松茎象栖境内绿僵菌的种群遗传异质性——张海燕,张扬,何万存,李冬,张林平,栾丰刚
DOI:10.13836/j.jjau.2017037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为更好地应用虫生真菌防治萧氏松茎象,对江西省主要萧氏松茎象发生危害区内绿僵菌属真菌物种多样性及主要物种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TS)与转录延伸因子基因(EF-1α)序列比对,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5株供试绿僵菌分别与Metarhizium pemphigi、M. pinghaense、M. guizhouense、M. anisopliae和M. indigoticum亲缘关系最为接近。采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了6个地区90株金龟子绿僵菌的种群遗传结构, Nei's基因多样性(h)为0.155 7,Shannon信息指数(Is)为0.264 7,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32 1。UPGMA聚类分析及主坐标分析表明,90株金龟子绿僵菌形成3个来源复杂的分支。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萧氏松茎象栖境内绿僵菌属物种组成复杂,广布种金龟子绿僵菌种群属于分化较为明显的异质性种群。
斑翅果蝇危害健康水果机理研究进展——蔡普默,向候君,仪传冬,王聪,张琪文,杨建全,季清娥,陈家骅
DOI:10.13836/j.jjau.2017038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原产于东南亚,是果蝇属中少有的能危害成熟水果的重要害虫,近年来,该虫传入美洲、欧洲许多国家并扩散蔓延,对当地水果造成严重危害,斑翅果蝇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果害虫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关于斑翅果蝇危害新鲜水果机理的研究,旨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明晰的方向,并为我国开展该虫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林业科学·
外源低分子有机酸对杉木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庄正,李艳娟,刘青青,杨振,刘博,刘爱琴
DOI:10.13836/j.jjau.2017039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为探讨杉木凋落物中低分子有机酸对杉木种子天然更新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试验,以课题组前期研究筛选的杉木凋落物源优势低分子有机酸(草酸、丙二酸、苹果酸、柠檬酸)及其混合酸的不同浓度溶液处理杉木种子,探讨其对杉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5~5 mmol/L)外源低分子有机酸能促进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高浓度(≥50 mmol/L)则表现为抑制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且对杉木幼苗具有严重的伤害作用。各处理中,以0.5 mmol/L混合酸处理杉木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最高,分别为79.0%和35.5%,较对照分别提高59.6%和163.0%,差异显著,而且对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亦最强。故混合酸与单一有机酸相比更有利于杉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幼苗的伤害程度亦最低。
南酸枣家系苗期生长评价——李伟梅,李光友,徐建民,卢灿章,区锦玮,黄锡钊,麦宝莹
DOI:10.13836/j.jjau.2017040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对51个南酸枣家系和1个对照进行播种育苗,观察萌发和苗期生长,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家系萌发率存在差异,萌发率从6%~100%不等,其中表现好的家系均来自同一种源;(2)生长性状以32号、17号、6号、22号和33号前5位;生物量以6、4、49、15和33号家系排前5位,生长与生物量前5优家系均来自两个种源;(3)叶空隙率与叶比重呈反比,叶比重高则叶组织紧密,其中前5高叶比重家系是16号、34号、5号、31号和27号;(4)以多性状综合坐标法评定家系的优良度,入选前5优家系和前13优(25%入选率)的家系,均同属3个种源,而排在后5位家系也同样来自这3个种源,表明相同种源地收集的基因资源具宽泛性和代表性。
黑松针叶束水培生根研究——陈丽英,李保进,苗杰,祁树安,路兆军,张建梅,孙晓慧
DOI:10.13836/j.jjau.2017041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以黑松针叶束为试材,研究母树年龄、采叶时间、生长调节剂处理及营养液对针叶束水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2 a生母树针叶束生根率最高;2月份为最佳采叶时间;最适的生长调节剂为200 mg/L IAA+IBA(1∶1),处理15 h;营养液配方以H3BO350 mg/L+NH4NO360 mg/L+VB130 mg/L+KH2PO440 mg/L为最佳。
华中冬青雌雄株扦插繁殖技术研究——胡曼筠,曾雯,蔡梦颖,金晓玲
DOI:10.13836/j.jjau.2017042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通过研究不同激素种类、质量浓度和扦插时间对扦插生根率、生根数量和最长根长等的影响,探讨华中冬青雌株与雄株扦插生根的差异性,获得华中冬青扦插繁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KIBA 500 mg/L处理的生根率最高,雌雄株分别达(83.33±7.22)%和(87.50±12.50)%,显著高于KNAA和Hormodin(P<0 .05,下同);KNAA 3 000 mg/L处理的生根数最多,雌雄株分别达(26.80±4.20)条和(29.40±3.70)条,显著高于其他处理;KIBA处理对促进华中冬青最长根长的效果最好,雌雄株分别为(9.80±1.30)cm和(11.50±1.30)cm。华中冬青雄株生根率略高于雌株,二者之间差异性不显著。华中冬青在6月份扦插的生根率最高,显著优于3月、9月和12月。因此,华中冬青扦插繁殖的最适激素及质量浓度为KIBA 500 mg/L,最佳扦插时间为6月份。雌、雄株生根能力没有显著差异。
三峡库区森林健康评价——黄国胜,王雪军,李晓靖
DOI:10.13836/j.jjau.2017043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根据三峡库区森林结构和功能,从目前国家森林清查监测内容出发,利用森林健康指数和复合结构功能指标法,对三峡库区森林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所构建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林分活力、林分结构、森林恢复能力和抵抗力三方面,共9个指标因子。根据指标体系,综合三期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进行森林健康动态评价;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建立小班(林分)尺度的森林健康评价模型,完成三峡库区森林健康状况等级分布图。研究表明:三峡库区,第六次一类清查森林健康评价质量指数综合评分为0.512,第七次清查为0.538,第八次清查为0.552,且超过半数的森林处于亚健康状态;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的拟合模型包含郁闭度、活立木蓄积、龄组、土层厚度、灾害等级5个因子,其相关系数为0.364,RMSE为1.13。
基于GIS的长汀县茶园适宜性评价——宋星星,毛艳玲,邱龙霞,王晓丹
DOI:10.13836/j.jjau.2017044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以长汀县园地、林地和草地为评价对象,选取地形、气候、土壤、区位和生态环境5方面共11个因子,构建长汀县茶园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在GIS支持下,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茶园适宜性评价模型,应用动态聚类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长汀县适宜种植茶叶的面积为167 288.21 hm2,占全县园地、林地和草地总面积的61.64%,其中高度适宜区和中度适宜区面积分别为33 674.52 hm2和87 721.95 hm2,分别占全县适宜茶叶种植面积的20.13%、52.44%。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濯田镇、南山镇、宜成乡和涂坊镇,面积共为23 535.89 hm2,占全县高度适宜总面积的69.89%。利用该结果可为长汀县茶园合理建设和茶叶稳产增收提供科学指导。
樟树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秦奔奔,景元书
DOI:10.13836/j.jjau.2017045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樟树的蒸腾耗水机制,以期有效利用水资源,采用热扩散SF-L植物液流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时间尺度为30 min的液流数据,结合同期相关气象因子的数值,分析了试验地区樟树的液流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樟树液流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单位边材面积上的日液流量大小在7、8月份最高,9月份开始呈下降趋势,次年1月份最小,之后又逐渐增大。液流速率月平均日变化均为单峰趋势,夜间液流速率很小,随着时间增加逐渐增大,午后达到最大值,且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之后逐渐递减,1月份最小,3、4月份又逐渐回升;晴天条件下表现为单峰趋势,阴雨天表现为多峰趋势或无规则变化。(2)樟树的液流速率在白天与水汽压亏缺、太阳辐射和气温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与降水量无明显相关性,夜间樟树的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无明显相关性,与其它因子的正负相关性与白天相同;各相关系数在白天高于夜间,生长季高于非生长季。
浙江省典型森林群落对大气环境的改善效应——夏玲摇,刘美华,叶晨,陈健,温国胜
DOI:10.13836/j.jjau.2017046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为探讨浙江省不同典型森林群落对大气环境的改善程度,选取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3个典型森林群落,通过3个月的野外调查测量群落内空气负氧离子、PM系列等指标来评价大气环境。结果表明:(1)8月比6月和7月的负氧离子更高;(2)从日变化角度看,负氧离子上午低,傍晚高,而PM系列上午高,傍晚低;(3)从不同典型森林群落角度看,人居适宜程度为针阔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毛竹林;(4)从因子的相关性角度看,PM2.5与PM10、PM1.0有显著正相关性,与负氧离子、温度有弱负相关性,与光合有效辐射、湿度、风速和UVB没有相关性。在炎炎夏日出行时,从人居的适度的角度出发,选择在8月傍晚的针阔混交林里休憩时负氧离子最高,PM系列指标最低。
夏南牛与夏和杂一代(F1)牛肉品质比较研究——柏峻,梁欢,赵向辉,瞿明仁,许兰娇,潘珂,祁兴磊
DOI:10.13836/j.jjau.2017047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为筛选适宜的杂交组合,提高牛肉品质,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经过育肥的24个月龄夏和杂一代牛和纯种夏南牛各6头(均为阉牛)进行屠宰测定,比较夏和杂一代牛(日本黑毛和牛♂×夏南牛♀,F1)与纯种夏南牛的牛肉品质。结果显示:(1)在营养成分含量方面,夏和杂一代牛的眼肌脂肪含量为17.72%,显著高于纯种夏南牛的脂肪含量5.49%(P<0 .05),水分含量为60.84%,显著低于纯种夏南牛(P<0 .05),但纯种夏南牛的眼肌蛋白质含量(23.39%)显著高于夏和杂一代牛(P<0 .05)。(2)在肉质指标方面,夏和杂一代牛的眼肌剪切力显著低于纯种夏南牛(P<0 .05),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显著高于纯种夏南牛(P<0 .05),眼肌面积显著低于纯种夏南牛(P<0 .05),2组牛的眼肌pH值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夏和杂一代牛的眼肌脂肪含量和嫩度显著好于纯种的夏南牛,而眼肌面积、滴水损失及蒸煮损失不如纯种夏南牛。
精子不同处理方式对绵羊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效率的影响——朱肖亭,王鸿周,肖小帅,滑留帅,施巧婷,辛晓玲,徐照学,王二耀
DOI:10.13836/j.jjau.2017048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前对精子进行预处理是模拟精子受精过程的变化增强精子解聚能力。常用的精子处理方法有聚乙烯吡咯烷酮、二硫苏糖醇、冻融处理等。研究表明ICSI卵的卵裂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精子解聚能力差。因此研究精子的处理方法提高ICSI的注射效率是十分必要的。该实验探讨了精子不同预处理方法对ICSI胚胎发育的影响。利用超声波细胞粉碎仪对精子做不同时间(3 s、6 s)的处理,观察ICSI胚胎发育情况,选择最佳的处理时间,然后利用超声波分别处理鲜精和冻精,比较不同精液对ICSI胚胎发育的影响。将精子分别利用超声波和碱处理,对比两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对ICSI卵卵裂率和桑囊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超声波处理绵羊精子最佳的处理时间是6 s;(2)鲜精和冻精经超声波处理后对ICSI卵的卵裂率(39.1% vs 37.4%,P>0.05)和桑囊率(12.3% vs 13.2%,P>0.05)影响不显著;(3)冻精经碱处理后其ICSI卵的卵裂率(46.6% vs 37.4%,P<0 .05)和桑囊胚率(20.4% vs 13.2%,P<0 .05)均显著高于超声波处理冻精。
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及其杂交后代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及抗病性能比较——齐茜,刘浩浩,李忠华,买丽坎·依不拉英,白喜军,王文峰,刘晓勇
DOI:10.13836/j.jjau.2017049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针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西伯利亚鲟(A.baeri)及其杂交种施杂(史氏鲟♀×西伯利亚鲟♂)、西杂(西伯利亚鲟♀×史氏鲟♂)等4种鲟鱼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份及抗病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施氏鲟的绝对怀卵量为8~28万粒,西伯利亚鲟的绝对怀卵量为5~16万粒,4种鲟鱼的平均受精率为70%~90%,孵化率为60%~80%,其中施氏鲟平均受精率、孵化率最高;西杂的平均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于施杂。4种鲟鱼之间的平均开口率为85%~95%,其中西杂开口率最高,其次是施杂。4种鲟鱼之间的主要肌肉营养成份差异不明显(P>0.05)。2月龄时,西杂的成活率最高,4种鲟鱼生长速度基本一致,至12月龄时,2种杂交种的平均体长和体质量高于纯种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P>0.05)。2~12月龄,4种鲟鱼的a值约等于3,均属于等速生长,4种鲟鱼的肥满度为0.33~0.44。施杂、西杂在5个免疫组织的ACP、AKP、SOD活性高于2个纯种,而NO、MDA活性低于2个纯种。研究认为: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的杂交后代是比较好的优势杂交组合,尤其是西杂。
两种不同饵料饲喂乌鳢最佳养殖容量研究——原居林,孙涛,储忝江,杨元杰,刘梅,顾志敏
DOI:10.13836/j.jjau.2017050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为进一步探索乌鳢池塘养殖最佳容量,设置3个养殖密度(15 000尾/hm2、30 000尾/hm2和45 000尾/hm2),采用冰鲜鱼和配合饲料2种饵料饲喂乌鳢,通过比较分析56 d养殖后的生物学指标、生态学指标、品质指标、鱼类福利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差异,提出池塘养殖乌鳢的最佳养殖容量。结果表明: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水体中TN和TP显著增加(P< 0.05),CODMn有所下降,且配合饲料投喂组水质状况要优于冰鲜鱼投喂组;不同放养密度乌鳢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冰鲜鱼投喂组乌鳢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饲料投喂组(P< 0.05),各试验组乌鳢的肥满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养殖密度和投喂不同饲料对乌鳢肌肉综合性营养无显著性作用(P>0.05);不同试验组乌鳢肝脏的3种免疫相关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CP和AKP呈现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酶活下降的变化趋势;纯利润分析结果显示高密度冰鲜鱼组效益最高,且随着养殖密度增加利润出现显著性差异(P< 0.05)。投入产出比分析结果显示低密度冰鲜鱼组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 0.05)。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乌鳢池塘最佳养殖容量为650 g/m3(冰鲜鱼投喂)和545 g/m3(饲料投喂)。
·生物技术与工程·
茶麃生柱锈菌重寄生拟盘多毛孢产毒培养条件的筛选——李靖,刘风路,陈玉惠
DOI:10.13836/j.jjau.2017051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从茶麃生柱锈菌的锈孢子堆上分离纯化了3株重寄生拟盘多毛孢,编号cr012、cr013和 cr014。它们形态各异,但对茶麃生柱锈菌和石楠锈孢锈菌的锈孢子均有强寄生作用,且对10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抗性。通过台盼蓝染色法筛选出了3株重寄生菌破坏茶麃生柱锈菌锈孢子的最佳产毒培养条件,为毒素的分离及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依据。
濒危桃儿七根中产鬼臼毒素内生真菌的筛选及分子鉴定——王婷,马越兴,叶耀辉,郑红梅,张博文,张恩慧
DOI:10.13836/j.jjau.2017052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濒危藏药桃儿七根及根茎中含有鬼臼毒素,筛选和鉴定桃儿七根部内生真菌,以期获得产鬼臼毒素类成分的内生菌种,为缓解该药用资源匮乏现状,保护桃儿七植物资源和发现新的天然活性菌株提供参考。采用组织块法对桃儿七根部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利用TLC和HPLC检测其代谢产物中的鬼臼毒素类成分,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乙腈-水(40∶60)。同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产鬼臼毒素类成分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8株内生真菌,其中菌株G-1,G-2,G-3,G-4,G-5的发酵液中含有鬼臼毒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Pleosporalessp.MF565(100%)、Pseudallescheriasp.T55(100%)、Hypocrealessp. MF489(100%)、Hypocrealessp. LF213(100%)、Cyphellophorareptansstrain CBS 458.92(100%)。
DOI:10.13836/j.jjau.2017053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菰属(Zizania latifolia(Griseb.)Trucz.)为禾本科水稻近缘属之一,携带水稻育种所需的多种优良性状基因。采用本项目前期筛选出来的19对水稻SSR标记,对我国西南地区4省市25个野生菰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POPGEN32软件分析显示,19对SSR标记扩增谱带的多态性条带百分比为100%;在物种水平上,西南地区野生菰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和 1.60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分别为0.349和0.517;25个野生菰居群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03 6~0.937 2,遗传距离介于0.064 8~0.504 8。NTsys2.10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阈值在0.196时,25个居群聚被分成10组;阈值为0.238时,第Ⅰ组可再聚分为4个亚组。居群间平均基因流为Nm=0.788。AMOVA分析结果显示,西南地区野生菰88.87%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部,11.13%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野生菰资源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漂变在西南地区野生菰植物的遗传分化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各居群的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无明显相关性。推测选择压力可能在西南地区野生菰遗传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我国西南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野生菰资源遗传进化的认识,同时为野生菰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土地资源与生态·
贵溪市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研究——钟珊,赵小敏,郭熙,黄聪,李伟峰
DOI:10.13836/j.jjau.2017054 [摘要 Abstract] [下载 PDF]
中文摘要:现如今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用地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这将会对基本农田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立足于两规合一,以江西省贵溪市为研究区域,拟探索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方法。在考虑两规、城市开发边界和耕地综合质量的基础上进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从自然质量条件、空间形态和区位条件三方面选取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耕地连片性、斑块形状指数、耕地到农村道路的距离、耕地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等5个指标,建立耕地入选永久基本农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指数法对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进行分值确定,根据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分值来判断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优先程度,同时遵循最大相似性原理划分为优先划入型、适宜调入型、重点调控型和缩减退出型4种类型耕地,从而确定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将城市周边和道路沿线应划入却尚未划入的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达到上级下达指标,做到基本农田保护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且布局更优化。